首页
新闻动态
监督纵横
代表工作
决议决定
选举任免
一府一委两院
机构设置
领导讲话
理论调研
履职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巴中人大网
>
代表风采
> 正文
本色村官
-----记市人大代表、恩阳区上八庙镇西坪村文书李青燕
作者:
杨琴 赵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636 更新时间:2018-06-12 【字体:
小
大
】
“老人家,办好了,把手续揣好哦!”“阿姨,拿上这个去区里的农商银行就可以了,下雨,您慢点走哈。”6月9日,在恩阳区上八庙镇便民服务中心,我们见到了市人大代表、恩阳区上八庙镇西坪村文书李青燕,她正耐心地为群众办理社保业务。
李青燕耐心地给办事群众解释
在留守老人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农村,今年39岁有着中专学历的李青燕显得有些“另类”。
90年代末,李青燕也曾怀揣梦想,加入了“北漂”一族,在北京一家铝材厂从事管理,她的吃苦耐劳让她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入。身在异地他乡,她总是时刻牵挂着故乡。2014年,她毅然辞去了让无数打工仔羡慕的管理岗位,回到家乡当起了村文书。
村文书虽是个芝麻官,却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李青燕凭着自己的中专学历,再加上出身农村的天然优势,开始基层工作。化解邻里矛盾,宣讲“三农”政策,找致富门路……她把老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
西坪村的百姓,祖祖辈辈靠传统农业生活,农耕意识严重,思想保守。一度时期,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柑橘,因为缺乏技术,任其自生自灭,大多没有见到收益。2014年,村里引进业主杨兵进村发展芦笋,老百姓都不愿意把自家的土地租赁出来。他们认为种庄稼短、平、快,大块大块的良田只有种庄稼才可靠!发展产业投资大、见效慢,还有风险。多次沟通无果后,她和丈夫商量,第一个吃螃蟹,自己投资先在村里种芦笋,让事实说服老百姓。说干就干,2015年,她贷款10万元,在村里发展芦笋30多亩,又自掏腰包让老公到外地学习芦笋种植技术。目前种植的芦笋长势喜人,预计明年全面投产。她说,只要我们的产业有了收益,老百姓就会被打动,发展产业的愿望就能实现了。在她的带领下,2016年,陆续有老百姓愿意把土地租给业主种植芦笋了,为了能扩大规模,她又和父亲商量,利用父亲在村民中比较有话语权的优势,让父亲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渐渐地,不断有村民加入芦笋种植行列。
光种芦笋比较单一,她又多次到外地考察,探索柑橘、芦笋、药材套种模式。她说:“农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也是他们的生命之源,只有发展多种经营,才能降低风险,让老百姓真正受益,要是影响了他们的收成,我们就成了千古罪人啊!”。
2016年,李青燕被聘到为上八庙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社保业务,她便开启了半工半农的模式。每逢当场天,她都要在便民服务中心上班。农村大多是留守老人,不识字的比比皆是。窗口工作人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办什么?怎么办?有哪些流程?每一个环节都要给老百姓交代好几遍,有些年龄大的,有时候办事来来回回几个回合,还是不清楚。无论多忙,她都主动放下手头的工作,微笑着耐心解释,直到老人听懂为止。临走时,还不忘提醒,把证件装好,走路慢点。“有时候一天忙下来,喉咙都说痛,人都是晕乎乎的。但是我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一定要做好!”无论多苦多累,李青燕谈到工作依然乐此不疲。
“我是农民代表,理应为‘三农’服务,才对得起我的这个职务,才对得起父老乡亲的信任。”采访结束,李青燕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她的履职承诺。
责任编辑:赵越 审核:唐培峻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唐小勤
下一篇文章:
市人大代表王雪平
主办:四川省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地址:巴中市江北滨河北路西段58号
网站维护: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联系电话:0827-5263771
蜀ICP备07004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