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是代表学习的“大课堂”、政策普及的“宣传站”、群众诉求的“民意窗”、政府工作的“监督岗”、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近年来,通江县人大常委会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抓手,规范建设34个人大代表之家和9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让代表履职有阵地、联系选民有平台、服务群众有场所,实现了代表和选民“面对面”“零距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规范建设,夯实民意“小站点”
通江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委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县33个乡镇的代表“家、站”建设进行分片指导。
按照“一家一品牌、一站一特色”的工作目标,各乡镇(街道)结合资源、文化、产业等特色,因地制宜,采取“家站点三位一体、家站分设、家站合一”等方式,在政府驻地或场镇(街道)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立人大代表之家,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居中的村(社区)设立代表联络站,以“五规范”(即规范站点设置、规范组织管理、规范标识标牌、规范设施设备、规范信息公开)为标准,建成34个人大代表之家和9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
在壁州街道谢家河坝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超清的智慧化显示屏、宽敞的会议室、温馨的开放式图书吧……让群众主动走进来,参政议政,休闲娱乐,其乐融融。家站建设分布图、代表进站树状图、“四簿一册一台账”,展现了代表履职活动常态;人大代表与社区志愿服务队、公益救援队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彰显了基层治理特色。
目前,全县2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进“家”入“站”,实现了“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群众常赞的履职新常态。
创新模式,释放民主“大活力”
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江县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视察调研、代表述职、征集意见、为民办事“五项活动”,推动“家(站)+民生实事”“家(站)+社会治理”“家(站)+特色产业”等多元融合,办好“关键小事”,助推“民生大事”。
“虎井巷没有地方停车”“老西街没有路灯,晚上出行不方便”“畜牧小区的水沟被淤泥堵塞”……在壁州街道牌坊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的“选民接待日”活动中,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与人大代表、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意见和问题,共梳理出环境整治、管网维修、路灯增设、电梯安装等13项民生实事。组织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与群众“面对面”是代表进“家”入“站”创新举措之一,让民生更近民声、更合民意、更贴民心。在代表们的参与、配合和支持下,牌坊街社区现已建成小区电梯32部、停车场3200㎡、养老服务中心1200㎡、爱心超市270㎡……
铁佛镇110余名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开展“民生诉求大走访”活动,收集社情民意268个,现场处置问题79个,限时化解19个,受理12345市民热线等各类来信来电来访526件次,办结率、回访率均达100%。通过代表进站点、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激活了代表履职“一池春水”。
三溪镇第一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人蒲建军组织群众聚在一起,倾听大家“吐槽”,摸实情、谋对策,共商桅杆坪村集体经济发展大计,找到了青花椒产业突破发展的“金钥匙”。去年该村集体种植的青花椒年度总产值超100万元,村民分红20万元。
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既顺应民意,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更凝聚民心,让大家争当建设美好家园的代言人和参与者,汇集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大道如砥,不负人民。通江县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在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通江实践的道路上步履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