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2023年4月18日在巴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3-04-20 11:24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22年度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度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2021年度巴中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提出4个方面13项具体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常态调度督办,及时印发并全面落实《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贯彻落实任务清单》,截至2022年底,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一)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实施《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巴中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不力约谈实施办法》,探索建立“生态+检察”“林长+检察长”等监管模式,有序开展固废危、重点建设项目等“七大”专项执法行动,先后下达处罚决定书61件、处罚款360余万元、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2起,相关做法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

  (二)生态示范市创建一举成功。坚持市级统揽、县区先导、全域推进,总结推介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18个,高标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位46个,一举创成四川省首个市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市、县区国省生态创建命名全覆盖,巴中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首战告捷,相关经验和做法在全省作交流发言,《巴中全域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被生态环境部《昨日情况》刊发并直报中办、国办。

  (三)“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有序。成立市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印发《巴中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巴中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组建巴中市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建立GEP核算制度体系,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首次为巴中绿水青山定价,与浙江金华签订1.3万吨碳减排量购买合同,全市碳中和碳减排跨省交易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基层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持续加强。印发《全科网格建设实施方案》,将生态环境保护网格融入各级综治网格。制定并落实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方案,举办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培训班,有效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制定《巴中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建成投运有害垃圾贮存中心,全市1150个居住区、600家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管理主体和收集设施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保持零增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保持在90%、92%、84%以上。

  二、2022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目标完成情况

  2022年,全市上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以抓好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生态环境工作,连续6年全面完成水大气环境质量及总量减排目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96.4%,超省定目标0.4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优省定目标0.3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4位。10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3个国考地下水点位和6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10254亩,超省定任务2.9%。土壤、核与辐射环境、声环境安全可控,预计削减氮氧化物1076.2吨、挥发性有机物296.92吨,减排化学需氧量2351吨、氨氮285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巴中连续两年在省对市(州)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三、2022年主要工作举措

  (一)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何平书记、鹏凌市长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督导,作出系列指示批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盯着抓,随时研判调度、一线跟踪督办;相关市领导对分管领域工作也常态调度。先后举办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生态文明建设专修班4期,前往北京大学、浙江安吉余村等地开展专题培训和观摩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入脑入心。

  (二)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夏季臭氧污染和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攻坚,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天一天的保,持续发扬斗争精神,组建6个大气工作专班,分区包片全天候开展一线驻点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公开曝光典型问题37件,约谈4人,倒逼各方责任落实。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全面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恩阳河成功入选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扎实开展重点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攻坚,持续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全力抓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化成水库、省考鳌溪断面水质均提升至II类。创新建立“344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机制和“四个一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机制,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典型案例,并多次在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三)高质高效推动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建立面对面交办、现场帮扶指导、“两书一函”督办、重点问题约谈等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市领导挂包挂联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200余次采取“四不两直”和现场督导调研指导整改工作,市环委办会同市级牵头部门持续加强指导服务,协调沟通各部门40余次,强力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截至2022年底,第一轮中、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排查等1072项环保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轮央督反馈的10项问题完成整改4项,剩余6项正序时推进,第二轮央督移交的115件群众环境信访件已全部办结。全市未发生一起被国、省通报和曝光的生态环境负面典型问题,巴中连续两年在省对市(州)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中排名全省前列。

  (四)全面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编制完成《巴中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行分区分类管控,全面建立“三线一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673平方公里。创新组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被文旅部评为“十佳改革创新案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成功创建四川平昌驷马河国家湿地公园,有效落实天然林保护、河湖生态修复、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岸线生态廊道206公里,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1个,修复废弃矿山面积10.71公顷,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等18个自然保护地得到有效保护。

  (五)坚定不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争取到位中、省环保专项资金1.5亿元,累计申报生态环保类项目45个,总投资112亿元。全市游客数量、综合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11%、20.78%。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培育壮大食品饮料产业,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年饲养增长量分别达30.2%、6.3%。全链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万亩中医药产业示范片5个。建立项目环评“即报即受理即转评估”机制,试行项目环评“打捆”审批,妥善化解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等难点堵点风险问题22个。

  四、存在的问题

  2022年,我市生态环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新时期生态环境工作新任务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在前几轮中央、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暗访中均无负面典型案例曝光,导致一些同志自认为巴中生态环境工作形势大好,看不见生态本底好中潜在的问题风险,工作中存在麻痹大意、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厌战情绪。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落实上仍有差距,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现象明显,“大环保”格局仍未真正形成。个别县区和市级部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一把手”对本区域本行业职责范围内的环保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导不够。一些地方在基层“最后一公里”责任落实上打了折扣,工作是紧一阵、松一阵,催催动动、不催不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企业重经济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表态轻行动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二)工作推动有难度。近几年来我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在全省均处于高位,持续改善的空间小、难度大,加之区域性、输入性环境污染和极端气象条件明显增多,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要求越来越难。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整改了一大批环境问题,但剩下的都是投入较大、难整改的“硬骨头”,如砖瓦窑等“散乱污”整治大多治标不治本,秸秆禁烧、腊肉熏制等都未从根本上有效整治,个别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成为“摆设”。个别重大项目还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发力,破解生态环境制约“瓶颈”,个别重大项目政府承诺环评事项未完全落实,比如,黄石盘水库项目承诺的和平电站补建过鱼设施至今未落实。

  (三)基础保障有短板。新时期对污染防治的要求更高,强调更加精准、更加科学,用过去老的思路、老的办法就难以奏效,如黑烟车抓拍、空气微站和工地、油烟、露天焚烧等方面的实质化监管设施配置比较滞后,数量不足,执法监管还不到位,科技治污、精准治污能力严重不足。城中村、农贸市场等场所清洁能源替代比例低,污水收集率低、雨污分流不彻底,城乡垃圾收转运体系不健全、垃圾分类处理还需深入,环保项目资金挤占挪用现象突出,执行率偏低。个别地方对项目包装申报财力支撑保障不足,导致项目类别单一,总体质量不高,进入中央储备库项目比例较低。

  五、2023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编制完成《巴中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快启动《美丽巴中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编制,同步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创新实践基地复核工作,广泛宣传美丽巴中建设示范亮点,持续扩大巴中绿色生态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高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作为今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的“一号工程”,盯死看牢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强化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扬尘源精准管控,以时保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年。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以小流域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完成62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和5个县级城市饮用水水源自动监测站点自选民生实事建设,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达标向好。进一步加强农用地、工矿用地、污染地块管控,加快推进恩阳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确保土壤与固危废环境安全。

  (三)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积极做好第三轮省环保督察迎检准备,全面开展中、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排查问题整改“回头看、回头查”。严格实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开展“绿盾2023”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生态环境事件。

  (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编制实施碳达峰系列方案,力争更多利好纳入国省专项规划。加快推进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秦巴山区特色畜禽健康养殖和山地种养结合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做好“能耗”双控等工作。积极推进全省第一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市工作,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启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开展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固碳增汇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示范项目5.25万亩。

  (五)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开展GEP核算结果实践应用,加快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立足“1+3”主导产业,加快“生态+”应用,将生态价值理念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进一步提升环评服务项目效能,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持续强化环境网络化监管,严格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和首违不罚等制度,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生态环境项目申报包装储备力度,积极争取一批环保项目落户巴中。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环境容量。

责任编辑:赵越 审核:谢明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巴中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地图
电话:0827-5263771 地址:巴中市江北滨河北路西段58号
蜀ICP备07004332号 网站标识码:5119000040